这里,我们选择两个模数、齿数、压力角三个基本参数完全一致的内、外齿轮作为机构的核心构件。为了满足偏心量的要求,选择了不同的径向、切向变位系数。
对于有齿差内啮合齿轮传动,啮合点在齿廓上的变化取决于哪个齿轮是主动轮,哪个齿轮是从动轮,并始终遵循这样的规律:主动轮的齿根与从动轮的齿顶先进入接触,其接触点为啮合的起始点。主动轮的齿顶与从动轮的齿根接触点为啮合的终止点。两齿轮的转动方向仅影响啮合线的方向,而不影响这条规律本身。
对于零齿差内啮合齿轮传动,啮合点相对于齿廓而言的变化规律则不同,它受制于如下四项因素:。
(1)联轴节 (即内外齿轮)总体转动方向。
(2)内外齿轮哪一个为主动轮,哪一个为从动轮。
(3)内外齿轮哪一个轴心线相对固定 (以下简称 “定轮”),另一轴心线则绕定轮轴心线做相对行星运动 (以下简称 “动轮”)。
(4)动轮轴心线绕定轮轴心线的旋转方向。
为了理顺这种制约关系,我们在分析过程中确定了这样一条思路:。
(1)联轴节整体逆时针方向转动时,参与啮合的齿廓为主动轮的左侧,从动轮的右侧。顺时针方向转动时,参与啮合的齿廓为主动轮的右侧、从动轮的左侧。这里,关于“左”与 “右”的定义是以径向箭头方向的左右侧为准。
(2)外齿轮的齿顶与内齿轮的齿根部位、外齿轮的齿根部位与内齿轮的齿顶部位对应接触。
(3)接触点始终处于啮合线上,啮合线在定轮基圆上做纯滚动,滚动方向与动轮轴心线绕定轮轴心线的转动方向一致。
(4)抓住啮合线与定轮参与啮合齿廓的交点 (即接触点)的变化趋势。
在分析过程中,我们还可以借助于辅助图。分别是联轴节在作整体逆时针旋转,外齿轮为主动轮,内齿轮轴心线固定,外齿轮轴心线绕其逆时针转动的情形下,二者分别表达了啮合处于起始和终止的状态。
针对上面提到的四项制约因素,得出的类属关系将有16种。表中为了简化类属关系的规范表达,我们用如下符号代替了对应的语言描述内容。
A1———联轴节整体逆时针转动。
A2———联轴节整体顺时针转动。
B1———外齿轮为主动轮。
B2———内齿轮为主动轮。
C1———内齿轮为定轮。
C2———外齿轮为定轮。
D1———外齿轮轴心线绕内齿轮轴心线逆时针转动。
D2———外齿轮轴心线绕内齿轮轴心线顺时针转动。
E1———内齿轮轴心线绕外齿轮轴心线逆时针转动。
E2———内齿轮轴心线绕外齿轮轴心线顺时针转动。
内:齿根.齿顶———接触点从内齿轮的齿根部位移向齿顶。
内:齿顶.齿根———接触点从内齿轮的齿顶移向齿根部位。
外:齿根.齿顶———接触点从外齿轮的齿根部位移向齿顶。
外:齿顶.齿根———接触点从外齿轮的齿顶移向齿根部位。
联系电话
微信扫一扫